
10 Sec Club of 90s1>
十秒!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却可以让你从静止加速到时速100公里。这对在九〇年代的多数车友来说,可真是一大门槛,也是一种精神荣誉,彷佛当时玩车的意义就是为了挺进十秒。(看完这段,你已经用完10秒,想像一下现在你正以100km/h的速度飞奔。)
Text:Ray413>
90年代的汽车发展,虽然不若80年代对于性能马力的疯狂追求,但严格来说还是个很美好的年代,各种超跑、性能车横行!包含你我所熟悉的经典超跑Lamborghini Conutach/Diablo、Ferrari 348/512TR、Porche 928/964、Maserati Shamal、Aston Martin V8 Virage、Jaguar XJ-S、BMW 850Ci、Nissan GT-R、Mitsubiishi 3000GT、Mazda RX-7、Toyota Supra等超跑。
當然,还有一些親民、平价的性能车,如Alfa Romeo Sprint/SZ、Lancia Delta HF、Ford Escort/Sierra、Toyota Celica、Nissan SE-R、BMW E30/E36 M3、M-Benz 190E EVO、Mitsubishi Lancer EVO、Peugeot 205 GTi/306 S16等。
其实说到那个年代的经典跑车、性能车,真的可以列举一大堆,除了Supercar动辄0-100km/h在六秒内的成绩,其馀的性能车也都能有7~8秒的性能表现,似乎在那个年代,零一加速测试的门槛就被定在了10秒大关,对于一般市售车来说,想要挤身十秒俱乐部,只能通过改装手段,加上纯熟的技术(那个年代基本上要跑进10秒的车,非手排车莫属),才可以成为10秒的一员。
那个年代的台湾,房车赛事刚开始萌生,也连带使得汽车改装开始盛行!不过因为赛道的不健全,除了中部的蒙地卡罗赛道,台北就是在士林废河道开跑,对于没下场大展身手的车友们,午夜直线赛车就是最好验收车辆性能与车友交流的最好场所。也因此每每在周末晚,总会有大量的改装车,从四面八方涌入,从一开始的大度路聚会,到后期的八里发电厂聚会。对这些车友来说,性能才是他们真正关切的重点,当然后期也因为一些不良分子的介入,使得聚会开始变调。
相较于周末暗夜的玩车风气,汽车媒体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在推广玩车文化,通过VC2000、VC3000、光学第五轮等仪器,让车友来验证爱车的性能。因此这样的专题内容,在当年几乎是台湾汽车杂志家家必做的选题,有些车主还经常参加不同媒体测试,通过不同的仪器检测,一来验证数据的差距,二来练习自己换档技巧,三来打打知名,说说自己怎么改车,以现在的方式来说,就是当年的网红、KOL。
当时台湾玩车圈跑0-100km/h加速测试,几乎成为车友们的全民运动,10秒俱乐部更是许多人玩车的梦想。因此每到杂志媒体公布0-100km/h加速测试的时间,当日都会汇聚来自全台湾的改装车友、店家到场,不过车友与店家却是两种不同心情,车友们都是轻松的交流改装心得、分享技巧,而改装店家则是赌上了荣誉而来!!
回想起当年那些经历,从跟一大帮车友犹如朝圣一般在周末午夜前往聚会、到被条子伯伯临检查车,以及进入媒体之后每个月制作0-100km/h加速测试赛内容的热闹盛况,玩车几乎伴随着九〇年代的所有车迷,尽管当年开的只是一台不咱地的Ford Festiva(嘉年华),也跑不进10秒俱乐部,但却有很多有趣的回忆。
这周突然心血来潮,回忆了九〇年代台湾的10秒俱乐部风潮,全因近期参加了不少汽车活动,如iAcro、Fast4Ward、4C等,又勾起早年间对汽车的那种执著。而我也从当年那个10秒外的边缘人,稍微可以挤身10秒内,其实对于多数爱车人来说,10秒的进化不光是车辆性能的演进,也是玩车的心路历程,当你坐进自己改装的车内,手着方向盘、挂入一档,松开离合!心理应该都会有种莫名的感动吧。
本周强迫跟大家回忆了属于我的那个九〇年代,那就顺道跟大家介绍一些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典硬能车款文章吧。
世上再无M3与S2000。当新一代M3/M4的引擎室已经被满满的管路、散热器与电脑塞满之时,那个当年M-Power追求的纯粹驾控精神已经不再,尽管强大的涡轮科技让马力飞速成长,尽管强大的电子辅助已经可以让你放开手脚都可以华丽地漂移,那已经不值得一提,那是车子厉害,与你无关。
F50开创了Ferrari旗舰车型的全新销售方式,只有那些拥有二辆以上Ferrari,拥有一定的驾驶技术的Ferrari熟客才可能购入,而且要保证买入F50后不会立即转售。
1963年10月26日,那一天天气寒冷,但是人们的热情却像火一样。意大利都灵车展,兰博基尼推出他的第一部作品350GTV(底盘编号0100),极速280公里/小时,仅生产一辆。终于,一个恶魔诞生了。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具有魔性的赛车,这使兰博基尼一炮而红。
汽车改装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走寻常路,突破障碍、打破传统框架。就比如在东京狭窄的街道上开宽大的保时捷,或者驾驶很少见的进口JDM巡航穿越加州大峡谷,抑或在斯德哥尔摩的高速公路上开着不受欢迎的美式肌肉车兜风。对一件事物充满热爱便会想要将它展示出来。
作为恩佐·法拉利先生生前主持开发的最后一款超级跑车,Ferrari F40的车身设计出自Pininfarina工作室,只提供Ferrari专属的红色。简单粗犷的外表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特性,流线型的车身一直伸展至车尾,车身和车底设计了多个散热器风口,车尾还配备了巨大的扰流板,风阻系数仅为0.34。
内容来自 Ace G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