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不花一分钱在曼哈顿开个Party?1>
垃圾桶是一个宝库。
就像是那些探索鬼市的年轻人一样,在这里什么都能发现。
晚上九点,在第六大道的Cherystie街头拐角,“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垃圾箱刚刚推出来。十几个人正钻在里面探索着。
到了白天,他们可能是医生、律师、流浪汉,附近自行车修理店的店主,不过这个时候,不管谁都得钻到同一个垃圾箱里面找吃的。
这种被称之为“垃圾箱潜水”的潜水的活动在近几年突然流行了起来。
卡莉什是这里的前辈,她在垃圾箱推出来时维持秩序,还一再向其他人灌输“社交礼节”:“我送东西给那些什么都没找到或者来晚了的人。有的时候,我会分发食物给巴黎北站里无家可归的人。”
当刚刚加入的新人面色困难的翻弄着黏腻的垃圾时,他们会送上一个橡胶手套。卡利什还会告诉新人,捡食物多年,她从来没有因为吃垃圾桶里的食物而生病。但是她总是建议新加入的成员不要碰那些被扔掉的肉,因为肉变质后很容易引发肠道疾病。
每个周五,他们会去坐落在东哈莱姆的公寓里面开Party,并且奖励找到和分享食物的人。“我的任务是再简单不过了:去掉番茄上的粉末。我得到了昨天晚上找到一袋土豆和一条丝袜。”
宴会开始后,人们开始把食物装入盘子,他们绝大多数是素食主义者,但是仍然需要准备肉类。突然有人说道“打开第一袋垃圾桶,是最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他们讨论的与想象中的轻松不同,无需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买单并不会让人们变得轻松。当一个人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时,而再去主动拒绝它需要一定的勇气,这种勇气几乎于接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当我可怜的丈夫在我的一杯冰茶里放进一片非有机种植的柠檬时,我几乎把他掐死了。我们变得易怒,对彼此都很敏感,常因一些无聊小事争吵。”
“我感觉到孤独,我意识到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但是这种心态让我无法与别人交流。”
“但是当我想回归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中。我却无法做到,原来的生活方式让我充满罪恶感。我再也无法忽视浪费,我突然想到十二月前,我一个月买了七双鞋子,这让我无法容忍。我从已经这样生活了六月,我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它了。”
有人独自一个人探索垃圾桶的秘密,想要做到这一点专业技巧非常重要。
斯图尔特熟练地翻过篱笆的缺口,有一脚踹开一个满是铁锈的锁。他打开了一个垃圾箱,挑出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含有大约十几盒牛奶。“完美!”他说。“我可以用他们做奶酪。”
白天斯图尔特是个在曼哈顿上班的衣冠楚楚的白领。每天晚上十点,他都准时换上连体工装。来到第三大道的第三道与第25街的街口的D'Agostinos超市附近。
“我每周都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大量的面包和食物。”他说。“我不是太挑剔。”事实上,这不是他唯一的食物来源,他的妻子在郊外有一个小型的农场。不过在垃圾桶里面觅食仍然是他食物中的中流砥柱。
寻宝的过程在于发现未知的快乐,不仅仅是得到得以果腹的食物那么简单。
一个自行车修理店店主身上的名牌防水衣和脚上完好无损的鞋子,都是从垃圾堆里淘来的。几个十几岁的小孩骑着自行车,扎进了GAMESTOP的垃圾站里面,找到《刺客信条IV》的正版游戏光盘。有的姑娘能够在垃圾桶里面刚刚过期不久的化妆品。有的人从垃圾桶里面捡回去一个旧的充气娃娃,研究到底有没有人用过它,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揣测初恋是不是处女时的兴奋感。
“这简直就像在过圣诞节!每个晚上都能打开一个新礼物。虽然这对那些漂亮的姑娘来说轻松得多,她们翻垃圾的时候总能够吸引路人的帮助。而我大把胡子大块纹身,经常被当作不怀好意的流浪汉。”
他们交流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捡垃圾为生的窍门。甚至有人专门整理通过捡垃圾穷游全世界的攻略。
不论在哪里总有人告诉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巴黎以南二十公里的Rungis市场的垃圾桶,能够找到所有神奇的东西;在罗马的圣洛伦佐,那里的黑塑料袋里面有垃圾箱圈最好吃的三明治;在德国汉堡,利用垃圾为生最好的办法是街边像信箱一样的垃圾桶,里面的饮料瓶拣去卖钱足以生活。
最大的问题是在很多国家,乱翻别人家的垃圾桶经常会被认为是非法入侵。允许自由探索的只有那些随意地摆在马路上的垃圾桶,但是那些垃圾桶里面是没有什么宝藏的。
曾经三名冰岛男子因为翻弄超市的垃圾桶而被控诉了盗窃罪,虽然他们号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出于环保的举动,警察仍然拘留了他们十九个小时。
超市老板非常反感这种行为,“如果他们吃坏了话,拿着包装来起诉我们。这算是谁的责任呢?”不过他们所能做的唯一的努力,也不过是让店员倒垃圾的时候阻止一下,聚集在垃圾桶周围的人。告诉他们,“我家超市的过期日期都是假的,你们吃坏了我们可不管啊。”
那些捡垃圾的人们仍然乐此不彼。因为关于过期的食品,商家和超市从来没有说过正确的事情。
更多时候,食物上的包装是接近于应付法律和一般消费者的标签。彰显自己商业价值的标签。这个标签所包含的价值和他所拥有的使用价值无关。
更多企业在贴上使用日期的时候非常保守,毕竟如果有人吃坏了,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商品被浪费掉的成本。而这个商品到底过期没有过期,显然不是保质日期说了算。这个问题里面唯一能够说了算的,是你的鼻子。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曾经有一份这份报告纰漏这样的的细节。基本上,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法律,从来没有人能把一份东西真真的保质日期写出来。
更多的人在做着不同的努力。
停止浪费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钻进垃圾箱里面寻找东西仍然需要足够的勇气。有人把在垃圾桶里面找东西视作向商业社会的一种抗争,他们把自己称作“不消费者”。
当你已经能够用找垃圾为生,甚至生活地很好的话,你就再也不需要消费了。
51岁的Nelson女士,从30岁开始,她每年能够赚到六位数的薪水。在一次对伊拉克战争的示威中,她开始感到世界的虚伪,她说:“我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卖掉更多东西。”
于是她把自己的交通工具换成一个自行车,卖掉了自己在格林威治村还在分期的两室一厅。存起自己所有的钱。在布鲁克林,买了一间卧室。
从此她和那个由商品构成的社会彻底绝缘,再也没有买过东西。但是她从来不把捡来的东西囤积在家里。“悲伤的事实是你不需要那些”她说。“那些收纳起来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总会成为垃圾。”
但是不论如何,不建议任何人在中国体验这种过期生活。
内容来自 公路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