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擎 Daily

画报精选 | 一窥F1车手的密训

毫无疑问,车手是赛车运动中的明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出色车手,是众多车迷想知道的。正巧,我们的英国同行马特·普莱尔(Matt Prior)追寻到了一位特殊人士——罗布·威尔逊(Rob Wilson),他的工作就是让当今F1赛车手进一步磨砺他们的驾驶技巧。


新西兰人威尔逊的赛车生涯很光彩:他在美国跑印地赛事(Indycar)和NASCAR大赛,随后转战勒芒、Bathurst 巴瑟斯特、Daytona戴托纳等著名耐力赛。但在当今的赛车圈,威尔逊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英国莱斯特郡的一座皇家空军废弃机场,开着一辆旅行版沃克斯豪尔Insignia的“所作所为”:训练那些本已开车飞快的赛车手跑得更快。

有个现象非常有趣,在大多数体育项目中,优秀选手的背后少不了好教练的协助,但赛车手却是例外。多年前,我曾采访F1车手尼科·罗斯伯格(Nico Rosberg),他说他根本没有教练。甚至,当我不断暗示并追问他时,罗斯伯格的表情就好像是在面对一个赛车白痴。最后,他表示自己的比赛工程师在某种程度上担任了部分教练的角色。看来,对一些赛车手来说,承认拥有教练就像承认自己有弱点一样。你要么天生就能开得飞快,要么就是能力不行。但日产的GT Academy赛车学院的培训结果已表明,事情并非如此。真相是,赛车手的确需要指导,有时是自身需要,有时是车队要求。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来布兰丁索普试验场(Bruntingthorpe Proving Ground)找威尔逊。

这位车手教练的训练日总是很晚才开始,足够大家先享用一下茶点,培训氛围也很轻松,他会告诉你如何才能提高速度,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我曾接触过多位赛车教练,他们热衷于谈论自己都教过谁,说话滔滔不绝、咄咄逼人,而且不怎么回答问题。威尔逊与他们不同,他很冷静,口才一流,在交谈时愿意聆听学员的提问。不出一分钟,我就知道今天遇到了一位不只是熟悉某些赛道的行车线,而是深谙所有速度原理的教练,他真正懂得运用物理规律。

威尔逊明白,他教的知识不一定适用于每条赛道的每一个弯角。他还清楚,提高速度的方法永远不止一个。但是,从根本上说,他今天传授的东西将会对赛车手深造技艺有所裨益。吸收这些知识,当你的驾驶技巧达到“炉火纯青”,就能充分运用它们,跑得更快。按照威尔逊的方式,这一学习过程根本无需开赛车去特定赛道。事实上,一辆四座家用轿车更有优势,这样你的工程师也能坐进来,一起感受车身动态,这也是威尔逊希望他们了解的——有些东西通过遥测技术可获得不了。

除了上述基本情况,威尔逊不会仅仅告诉你“平顺即快”,尽管这条道理毋庸置疑,但其内涵可比字面意思复杂多了——也许,他是希望你通过亲自驾车来获得更多心得体会吧。让我们先谈谈刹车。当然,平稳刹车最好不过。他希望你能平稳地踩下刹车踏板,因为这样能让所有刹车盘保持温度一致,否则有可能因温度差导致制动力不平衡。此外,要注意避免颠簸。

然后,我们一起在训练场的赛道上走了一段,威尔逊向我展示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他指明了要避开的路面上的凹凸缺损点。他表示,车到此处车轮可能已承受“1000公斤负载”,“每次轧过路面的颠簸处,就会减少200公斤负载,以此类推。” 你可以看到距离凸起点数码之后有一些不规则胎痕,正是因为这些凸起,影响了轮胎的有效附着。同样,降挡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感觉到,哪怕是勉强感觉到,降挡引起的重量转移对车辆减速效能的影响。一般工程人员开车通常采用“平均”降挡方式,而赛车手会在最后一刻才降挡,以便让整个刹车过程变得更平滑、更短。

所以,平顺度非常重要。同样,谈到入弯,威尔逊用“重量转移点”代替了“入弯点”。即便是稍微调整一下车轮,都有可能对外侧轮胎“产生300公斤负载”, “这样,能让轮胎更容易保持转向。”理论上,当刹车时车轮会处于一种“低旋转”状态,轮子的转速会低于车速,速度大约低 3~5%。“超过这个量,车轮就会锁死,” 你要带刹车入弯,转向时慢松刹车踏板,不要让轮胎出现超负载锁死,直到临近弯心处,车轮转速恰好和车速一致。

威尔逊的理论最有趣的正是围绕弯心这里。在老式赛车中,像石头一样硬的轮胎会在滑动时发挥最大性能,要跑的快,就要通过长距离漂移从而获得最高的弯中速度。如今,当你必须管理轮胎温度并追求最大化牵引力时,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用手指快敲几下热得发烫的板子不会有事”,威尔逊说道。“但如果你把整个手掌放在一块温热的板子上哪怕多一会儿,手都会像着了火一样疼。”这是他一边亲自驾驶Insignia做演示,一边描述“缩短过弯距离”时所做的比喻。在弯中稍微多运用一下转向极限,以便你之后可以少用几次。这样做,在弯心时,车轮负载可能会瞬间达到 “800~1000公斤”,但这会帮助你获得一个“水平补偿”,车辆会处于左右稳定的状态。当一辆车有着可加以利用的宝贵小幅锁死,以及稳定的重量分配平衡时,其出弯速度就要比那些挣扎在赛道边缘,一边对抗着横向附着力极限,一边承受着外侧轮胎在大约300公斤额外负载折磨下不断过热,同时还要加速出弯的车更快。威尔逊多次提到 “水平补偿”,这可是个好东西。

因此,威尔逊也建议(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赛车手就是这么做的)抓住出弯线路,尽可能一路取直线跑,即使在某些地方,不得不横移过赛道才进入下一个刹车带,也要坚持“跑直线”。提早横移,哪怕是逐步地这样做,你就能在加速带尽早让轮胎发力,并且你必须坚持一路这样跑下来。否则下手晚了,你就会望尘莫及。

这些小细节,以及各种举不胜举的小技巧,正是威尔逊所称的驾驶技艺变得“炉火纯青”的窍门。我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但又不知该怎么解释。所有这些都是那样微妙,而且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了解这些技巧是一回事,能将其运用自如则是另一回事。我的意思是,这正是真正快的赛车手和我们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尽管他们不喜欢讨论这些。

END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