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復古 愛上摩托 1971 Triumph T120R1>
復古是一種態度,老的機械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儘管並非所有事物都要復古范兒,但我對復古摩托與改裝卻有著極高的興趣。很多人都覺得喜歡復古多是”知天命”歲數才會做的事情,其實不然!新科技與事物固然好,但能通過殘酷歲月淬煉的並不多,在不斷的淘汰下,能夠留存的肯定都是好物。
作者/攝影:PressR Studio(Ray41王加助)4>
喜歡復古、沒有緣由,隨著人生歷練的豐富,時機成熟之後,自然就會豁然開竅,懂得欣賞這些上了年紀的老機器!從而收藏它、整理它、改裝它,然後騎行中體會與機械的微妙互動,這才是玩復古摩托的樂趣。
這次我們找來幾款很有復古風味的車款,有些是真老,有些是”假老”也就是複刻板的仿古車,不過每一款都很有味道!由於車迷對復古車喜愛程度不一,我們只能概括性的挑了幾台,或許你可以列舉一堆BSA、Vincent、AJS、Brough Superior、Norton等車廠,但真正能在國內找到、甚至能動的畢竟不多!?如果你有這樣的訊息,也歡迎你提供線索給我們。
特別感謝:北京歐美經典車行、VBMC北京復古車俱樂部4>
Triumph近來在國內大排量復古車中受到不少車迷們的追捧,包含Bonneville、Thruxton、Scrambler等三款車,前兩者在國內擁有極高的人氣,歸咎主因不外乎是自身所散發的英倫氣息、經典造型、典雅配色等視覺上的觀感,然而當接觸之後,更有多者被其平順的雙缸動力所吸引,加上友善的騎乘介面與耐用特性,用溫文儒雅來形容更是恰如其分,這也是英倫復古摩托的特色。
Triumph Bonneville T120誕生於1959年,然而Bonneville的命名方式則要追溯到19世紀的Bonneville Speedway極速挑戰賽。在19世紀對摩托車廠來說,想要擁有更好的市場銷量,最快的途徑就是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或者是創下最快的世界紀錄!伴隨著這種賽道英雄主義,直線加速賽便從一路從歐洲風行到美洲,當時在美國猶他州Bonneville Speedway賽道上,便定期舉行了全球極速挑戰賽,成為當時人們追求極限展現實力的最佳舞臺。
1955年,Johnny Allen駕駛著一輛由Triumph 649c.c.雙缸引擎所改造的極速車輛(命名為Devil's Arrow),與其說是摩托車,倒不如說是兩輪火箭!經過大幅度的重度改裝,並且採用乙醇燃料,在當時跑出了193.3mph(311km/h)的驚人記錄,不過較為可惜的是,當時只有美國摩托車協會的人在場,並沒有FIM的官方人員,因此該項記錄沒有列入當年的世界紀錄之中。
來年,Johnny Allen捲土重來,同樣以凱旋649c.c.雙缸引擎為基礎進行強化,一舉創下了214.17mph(345km/h)的世界紀錄,這次的成績終於獲得FIM官方認證,列為當時的最速記錄。
而Triumph為了紀念這個光榮的時刻,經過約兩年多的研發測試與市場調研,終於在1959年推出以Bonneville Speedway極速賽事為名的Bonneville T120,其中T所代表的是Twin Cylinder(雙缸的意思),而120則是意味著這款Bonneville擁有高達120mph英哩的卓越性能,雖然無法與1956年的214.17mph的極速記錄相比,但在當年以一款市售車來說,擁有達到120mph(192km/h)的速度,也算是相當驚人的表現。
這個由Johnny Allen所創下的最速記錄,一直保持到1962年,才被Bill Johnson所改裝的Streamliner所擊敗,當時創下了230.269mph(370.5km/h)的紀錄,這個記錄雖然刷新了之前由凱旋Bonneville的紀錄,不過Streamliner所使用的引擎卻是以當時的X-15火箭引擎所改造(667c.c.)。
為了延續凱旋在Bonneville賽道上的光榮傳奇,在1966年,底特律的凱旋經銷商,同樣以凱旋649c.c.雙缸引擎打造出一台Gyronaut X-1賽車,再度重返Bonneville賽道,創下了245.66mph(395.3km/h)的變態極速,而在接下來的幾年,Bonneville的極速傳奇仍舊並未停歇,在當時只要騎士擁有一台Bonneville,肯定都能引起眾人的欣羡。
凱旋Bonneville T120自1958年登場以來,除了不斷創下世界最速記錄之外,在Isle of Man TT(Tourist Trophy)曼島TT大賽中也包辦了1967、1969年的年度冠軍。加上曾多次在Steve MacQueen的電影中亮相,因此也讓Bonneville T120的名氣瞬間暴紅,Bonneville T120自1959年正式開賣登場以來,直到1975年才宣告停產,也算是車壇中不敗長青樹。
Bonneville所搭載的動力系統,是以Triumph Tiger T110的649c.c.雙缸引擎為基礎進行調校,加上高角度進氣凸輪軸、Amal大口徑化油器等進行強化,在1958年推出之前,便在測試跑道上跑出128mph的極速記錄。在上市前Triumph也特別沿用先前的命名方式,給Bonneville冠上了T120的封號,因此讓T120在當年成為新一代性能霸主。
這輛T120 R油箱上的金/黑漆面,漆面依舊保存的十分完整,加上中線的鍍鉻飾條,瞬間就把人拉回到貴氣的70年代,經過長達41年的時間,漆面成色雖好,不過很多橡膠件則有開始有軟化的現象,如握把、儀錶、減震防塵套等,但這也讓人更加確信T120 R的經典,同時也不難看出歷任車主們對此車的細心照料。
T120 R騎乘姿勢採用相當舒適的設定,寬厚的平式座墊加上高把配置,讓人能以輕鬆的姿勢騎乘,即便是雙載,乘客也不需要噘臀屈膝。不過準備將車騎走時,考驗還真是來了,當年這車可沒有啟動馬達這種先進設計,想著車(發動引擎)全取決在你的腳給不給力!
腳踹其實不太難,在嘗試過幾次之後,利用腳踹杆找到活塞上死點的位置之後,一鼓作氣踹下即可!對於本身腿力不夠的騎士,只得使出吃奶的勁兒,利用本身自重的慣性,拼了命的往死裡踹,終於才喚醒這輛41年的T120 R。
這輛1971年的T120 R是當年Triumph外銷到北美的車款之一,從1963年到1971年開始供應給美國市場,採用並列雙缸649c.c. OHV引擎,不過化油器則從先的Amal單化油器改為雙化油器配置(口徑為30mm),最大動力提升到49hp/6200rpm,變速箱則延續四速設定(在最末期的T120車型則全面進化為五速設定),同時前後的鼓煞系統也進化為制動力更好的前8英寸TLS、後7英寸SLS鼓煞系統。而T120 R與一般款T120車型最大的差異,在於R版在前鼓煞系統擁有帶強制進氣散熱孔的配置,有效提升前制動煞車的效果。
其實以當年四速的設定,T120 R能夠輕鬆跑出120mph(192km/h)的極速,真是人感到不可思議!再者當年那樣的的路況、煞車性能以及人身安全部品都不夠完備的情況下,這種勇於挑戰速度的精神,著時很讓人欽佩。
不過不要以為引擎順利發動,就能順利上路!那個年代的英國車,換檔方式與現在所熟悉的略有不同,換檔杆位於”右腳”、後煞車杆則在”左腳”,也就是完全相反,對於熟悉現在騎乘方式的我們來說,一上路可真是驚險萬分!腦子裡總要不斷提醒自己:「左腳煞車、右腳換檔」,加上前鼓式煞車性能不復當年,因此騎行時更得戰戰兢兢。
撇開左右腳換檔、煞車習慣的差異不說,T120 R在騎乘時其實還挺給勁兒的,輸出稱不上迅猛、但平順有餘,加上T120 R座高僅76.2cm,多數人都能輕鬆騎乘,再者車重也才165kg,擁有很高的機動性與便利性。市區裡真是隨便擰油、隨便走!在人車稀少的路段,也能很輕快的達到60mph,或許你會問怎麼沒挑戰120mph,其實以這古董級的年紀,真沒必要把它折騰到極限,晃晃悠悠的騎,看著很有歷史感的機械指標緩緩作動,才是它迷人之處,雖然轉速表指標不時出現抖動,估計是機械結構生澀的結果,但這才是老味的復古精神。
在左右車把的開關上,設計也是相當簡潔,刻意採用左右對稱式設計,控制扭的基座也非今日大家所熟悉的橡膠材質,而是採用不銹鋼材質,同時打上〝LUCAS MADE IN ENGLAND〞的字樣,質感與做工真是相當考究!在車把正中間的兩個儀錶,直有兩個單純的速度(里程)表、轉速表,其餘的空檔、遠光、轉向燈的警示燈,全部設計在前方大燈後方,面向騎士的位置;更特別的是,就連大燈的開關也是獨立設計在此,利用上方的旋鈕來控制大燈的開關。
這輛達40多歲的T120 R,全車也用上不少鍍鉻處理以及亮面不銹鋼等物件,另外如車把開關後的線組,走線時也刻意用不銹鋼扣進行固定,在很多的細節處理上做得很細緻,讓人不對當年英國Triumph的工藝感到佩服,更慶倖的是,這樣一款車,我是在國內見到,而不是在國外!表示國內也有不少熱愛復古摩托的車友,開始重視這方面的文化、甚至收藏,也意謂著國內有愈來愈多的車友,懂得真正的玩車,而不是單純的騎車!
内容来自 R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