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汽车设计师(一)1>
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念确实也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世界大同,技术上的壁垒已经被逐渐打破,尤其在汽车领域,没有一家独大的技术寡头,更多的是全球采购、供应商共享的模式,那么,影响市场的还有什么因素?设计!只有设计能够明显区分品牌之间的异同,能左右一个产品的销量,能挽救一个濒临倒闭的品牌,而完成设计的,则是千金难求的设计师们。
所谓设计里的中国元素,不是中国结,不是宫灯,不是浓墨重彩,而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大道至简,优雅自信的心态。
在合资企业工作了13年,又服务于上汽这样的自主品牌,邵景峰的成长之路在目前国内知名设计师中还没有类似的案例。与邵景峰的谈话是在他稍显杂乱的办公室里,没有绘图板,没有油泥模型,如今做到设计总监的他更多工作是沟通与协调。
在吉林工大车身系汽车设计专业毕业后,邵景峰顺利地进入了当时最好的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但是学校里专业知识的缺失让他很快变得迷茫起来,与同事之间的差距让他抬不起头。作为一名设计师都是有梦想的,为了梦想可以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出一年,邵景峰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内饰部门调到了外形设计部,并且开始崭露头角。因为做项目的需要,很快他就得到了去德国进修和短期工作的经历,说到这段时间的收获,邵景峰说这段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我在德国跟项目的这段时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时期,不光是造型方面的学习,与工程部门的协调,沟通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同时我也经历了从上一代设计语言到下一代设计语言的过渡,当时中方也提出了未来大众设计思路的建议,结合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也给德方很好的支持和建议。虽然看来是思路不一样,说不上哪个对,哪个错,不过表达观点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说到朗逸,邵景峰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亲切,因为这款车让德国人看到了中国设计师的实力,也成就了邵景峰,也是因为这款车,他成为中国汽车设计师中唯一一个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的人。从第一张草图到最后的样车,朗逸的设计全部都在上海大众完成。说到朗逸的成功,邵景峰不否认有幸运的因素,在新老车型的交替时期,上海大众的设计部敏锐地发现了这个车型空白,在2003年就开始了朗逸的前期设计工作。如何从零开始研发一款适合中国市场的紧凑级轿车,又不能违背大众整体战略思想,邵景峰带领着他的团队,不知道奋战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付出总会有回报,朗逸一上市就收到了追捧,当朗逸一炮打响后,德方看到了中国设计师对于产品的理解,此后双方的合作更为紧密和务实,下两代朗逸的开发都由上汽大众设计团队参与。
2011年,邵景峰服从集团要求,调到了上汽研究院,担任荣威和MG的设计总监。从底蕴深厚的合资品牌到一张白纸的荣威和MG,对设计师来说这种跳跃有些大,不过相比于大众严谨、甚至有些低效率的设计流程,在荣威和MG,反而有更好的发挥空间。当然这种空间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这对于品牌发展来说没有任何益处。所以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定规矩,作为自主品牌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理念,抛弃了MG以前不太成功的历史,把它从一个英伦没落品牌彻底变成符合中国老百姓需求的自主品牌。这就是让上汽峰回路转的“醒狮计划”。
有了几款叫座的车型后,邵景峰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荣威的未来在哪里?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他开始偷师,遍访国内外大学里的知名教授,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不是中国结,不是宫灯,不是浓墨重彩,而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那种大道至简,优雅自信的心态,就像水墨丹青、明式家具,去掉了简单的照搬,留下的每一条线条才能代表中国人的特质。
有了这样的定义,Vision R概念车顺理成章地诞生了。不可否认它身上有一些大众席尔瓦时代的影子,但是它展示的线条、曲面、内饰的意境,都已经明显地勾勒出新一代中国人的诉求。人与车的关系才是中国元素的体现,稳定、方正,让内心平静。格栅、腰线、C柱的处理手法将会是未来荣威品牌的突出特点。当然,他不是一个保守的设计师,从Vision R倒扣型的尾部就能看出他想要给这个品牌带来独特的识别性。
他是一名从合资公司走出来的优秀设计师,经过德国大众13年的培养和磨练,最终在自主品牌找到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我的作品不是表面的,我希望创造一个环境,而不是环境里的一个物体。我想给你一个茶馆,而不是一杯茶。后者只能让你平静一时,前者可以让人彻底放松。”
内容来自 汽车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