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杂志

开得安心 才能玩得开心 懂冰雪路面下防御性驾驶

各位读者看到我们在飘移、玩雪,是不是跃跃欲试?虽然冰雪路面的基本驾驶技巧你们都了解了,但是还需要从自身出发,保证驾驶安全,才能玩得开心尽兴!


在说冰雪路面下的防御性驾驶前大家先来看看冰雪路面和干爽路面的摩擦系数比对。一般来说维护正常的干爽路面上摩擦系数大约是0.7-0.8mu,在冬天下雪时降低至约0.3mu,如果路面有积水而结成冰面的话更只有0.1mu。摩擦系数0.1mu的路面是什么概念?就是人一踩上去便马上会滑倒!

冰雪防御驾驶

冰雪天的防御性驾驶第一步就是提高汽车自身的安全系数 ——转用冬季轮胎:冬季轮胎的特性是很低的工作温度和特别设计的雪地胎纹,大幅增强了轮胎在雪地上的抓地。国外的测试显示在零度以下的雪地中冬季轮胎比夏季轮胎的刹车距离短了超过20%,而且在转向和操控的性能表现中也有明显的提升。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开的是四驱车便不用换冬季轮胎,四驱车在弯道上的抗侧滑能力和在深积雪上的脱险能力比两驱车好很多,但在刹车表现上两者是完全没有分别的。因此,只要温度长时间在摄氏7度或以下的季节不管开什么车都应该换上冬季轮胎。

第二步是保持最大程度的“看见和被看见”。把车窗、大灯、转向灯和雾灯的积雪和冰块清除才开车。在白天开车也开大灯之余在驾驶中尽量提前发出减速、转向或变道的信号,让其他道路交通使用者有提前察觉你的动向和有充足的时间来对你的驾驶行为做出正确的反应。

第三步是尽量拉开和前车的距离,这里距离要比正常干地的距离要多5倍以上。此外在有交通灯管控的交叉路口在红灯后起步一定要多等几秒才起步,和要注意有没有已刹车至轮胎抱死但还是停不下来的来车,如果是在一个有坡度的路口的话更千万要留意从坡顶下来的来车可以受控停下来才通过。这里主要是提防有人错误估计速度,或是没有换冬季轮胎而上路。

第四步是不要迷信ABS和ESP对你的帮助。要明白ABS主要是帮助车子维持转向能力,对冰雪路上的刹车距离帮助不大。在一些情况下(例如轮胎上了雪链)刹车距离更比没有ABS的要长,或完全不工作(车速低于10km/h),这个时候如果要打方向的话便要用老套的“点刹”方式来维持轮胎的转向能力,避开障碍物。ESP的情况也一样,由于ESP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动个别车轮来产生一个反力矩来纠正车子的偏离轨迹,但当路面没法提供给轮胎足够的抓地力来产生这个反力矩的时候再先进的电子装备也是无助的。最后,如果发生侧滑,记住要把方向盘指向正确的方向,因为只有告诉ESP路在哪里电脑才能正确修正轨迹来帮助你脱险的…… 起码在无人驾驶实现之前是这样。

第五是是对冬季环境有所认识。在一些复杂的地形,例如上下坡、气温在冰点附近是的桥梁、高架路和其他路面可能有积水的地方等。车子在下坡的时候由于车轮的重量分布有很大的变化(前重后轻)只要轻微的刹车车子便会出现后轮抱死而引发的甩尾状况。桥梁、高架路等由于冷空气可以分别从上面和下面通过而加快了冷却的速度,让这里的路面比其他路面温度更低,只要有小量的积水很容易结成“暗冰”。暗冰(black ice)是让人非常难发现的透明薄冰,也是最在冰雪路上最危险的东西(还记得文章开始时候说的冰面的摩擦系数吗?)。因此在这些路段要加倍小心。

最后的防御性驾驶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高度安全意识。事实上虽然冰雪地比干地或雨地滑很多,但这并不能阻止以瑞典为首的多个北欧国家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安全最好的国家,而我国的事故数据也显示经常下雪的北方地区交通事故率并不比南方地区高。由此可见只要小心驾驶,更滑的路也不成问题。驾驶员要牢记的是低附着力路面会把驾驶动作放大,而驾驶员可以做的就是把所有驾驶动作放缓来抗衡这个情况。如果你缺乏冰雪道路驾驶经验,最安全驾驶方法就是放慢所有驾驶动作和大幅降低行驶速度,并眼看远方,提前对道路上发生的情况作出预判和避开那些清雪车没有服务的小路,能做到这些的话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确保安全了。

请尽情分享至朋友圈/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END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