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频道

为赛事而生的机器——五代M3回顾之E30 M3 | 玩法

说起宝马M3,那简直就是每个Bimmer心中的图腾,由BMW集团旗下的子公司BMW M GmbH独立打造,每一代的推出,都能以极致的性能立于世界。爱玩车的吴佩频道将以五篇文章来回顾一下M3的历史,挖掘其好玩的地方,这期带来的将是第一代——E30 M3。


20时世纪80年代末,要参加当时的FIA Group A赛事,包括WTCC,DTM,WRC等,就有着参赛车辆必须与量产车型共享核心机械部件的具体要求,且该量产车必须年产量超过5000辆。按照宝马的计划,从1987年开始加入比赛的行列中去,于是在1986年,E30 M3在BMW M GmbH独立打造下诞生了,这不仅是第一代宝马M3,同时也是宝马M家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车型。

第一代M3的设计比较简单,在E30普通3系的基础上加装了车尾扰流板,增加了一套比赛用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使得风阻系数从3系的0.38降到0.33。

德国大厂BBS代工的16寸轮毂,比赛用的桶型运动座椅,电动天窗,真皮内饰等成为了M3的专属配置。

第一款敞蓬版的M3,也在1988诞生,但是这台E30 M3 Cabriolet的产量非常少,现在已是天价收藏品了。

第一代的M3使用一台代号S14的直列四缸发动机,之前也说过这是一台“东拼西凑”的组合,其中缸部分来自宝马使用了20多年的四缸发动机M10。当时的工程师希望给E30装上一副超高转速发动机,但大型发动机的曲轴较长,而在当时的曲轴动平衡技术条件下,还难以解决6缸发动机高转速振动的问题。

因此早期的E30 M3只能用一台2.3升四缸发动机,10.5:1的高压缩比,输出195hp最大马力,配合五速手动变箱,使E30 M3的0-100km/h仅要6.5秒,极速已经能达到225km/h。后期的E30 M3,发动机排量提升到了2.5升,最大马力被进一步推到238hp,极速提升至248km/h,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四门房车。

第一代M3承袭了充满传奇的六缸车M1上所有的技术运用。这包括4气门技术、通风式盘式制动系统、调控式催化转化器以及电动调节避震器。其中面向欧洲市场发售的车型采用的是是2、3挡在一条线上的手动变速箱,目的是为了能在比赛中有更快的换挡速度。

底盘部分,E30 M3承袭了E30 3系的承载式车体结构,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拖曳臂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设计,但相关组件都进行了强化,1988年之后的版本还配备了可调式电子减震控制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于孩童时期所向往的性能车的模样已开始模糊,修复与改装成为了这些祖辈级性能车最完美的归宿。这是来自芬兰的一辆经过精心改装的E30 M3,并且还拥有极为强悍的性能。

车辆内部以黑色和灰色色作为主打色调,来自Recaro的桶形座椅更时尚、包裹性更好,是原厂座椅的最佳替代品。

原本容纳S14四缸动力的E30 M3发动机舱,并不很大,一下子放进有六个缸的S54B32,直接就被塞得紧紧地、满满的,几乎看不到任何空隙。虽然和E46 M3差了两代目,不过E46的发动机、变速箱、ECU、线组等,全套能完美移植,也没有任何水土不服的状况。后期透过ECU调校,发动机转速峰值也突破到了到8100rpm,M Power一贯的超高转特性!

车主额外加装了一套Vortech V3机械增压系统, Supercharge专用前置的中冷也搬到了机舱内,进一步提高增压值,搭配手工加大进气歧管、加大节气门、加大水箱,同时又修改油底壳内部,机油润滑效率,加上手工制作的全段排气管,马力一举推到560hp之高。

动力较老旧的S13发动机有了相当巨大的提升,源源不绝,随叫随到,大幅增加了驾驶乐趣。而其不过1100kg的车重,平均1hp只负荷1.96kg车重,马力重量比达到了超跑的级别,相当惊人。

好了,这期E30 M3就讲到这里,下一期将给你们带来第二代的E36 M3,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吴佩频道期待与你一起聚会,一起玩车!

END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