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HOTO
Live|如何走出摄影的瓶颈期1>
摄影师简介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会在旅行或日常随手拍摄一些作品,常见形式如零散的风景照,扫街,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在这种形式的拍摄中,大多数都是没有明确目的拍摄,换句话说就是见什么拍什么,如同走马观花。
这样的拍摄往往导致作品主题十分零散甚至没有主题,难以深入,并在摄影学习的过程中制造了一个瓶颈。想突破这个瓶颈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复杂手法在单张照片中融入尽可能多的信息(可参考Jeff Wal或古斯基的作品),另一个则是围绕一个主题拍摄一整组照片(可参考吕楠或肖全的作品)。但无论是哪个方法,因为拍摄过程中涉及大量细节,且拍摄周期长,所以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摄影项目才有可能开始。
不妨回想,一些著名的摄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似乎都离不开一系列的策划和长期跟进行。例如吕楠的纪实三部曲,又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或者拍摄方向,精心策划并长期拍摄的成果。
如果将单张照片比做独立的音符,那么许多有节奏,有联系,并构成旋律的音符才能成为乐曲。反之,单独的音符,无论多么华丽,多么精巧,也无法成曲。所以,摄影项目就如同谱曲的过程,让视觉连贯起来并产生节奏。
本期Live主题
Tim将以切身体会和实际经验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走出摄影过程中的瓶颈期。
时间:2016年10月8日 21:00 - 22:30
地点: Tim 知乎live专场
在讨论中,我们将会谈到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摄影项目?
如何策划并管理一个商业或私人摄影项目?
商业和私人项目有什么不同?
摄影项目的建立与执行过程中有哪些要素?
如何发掘摄影项目的主题?
类型学(Typology)是什么?
如何理解叙事性(Narrative)和非叙事性(Non-Narrative)?
END
由 ACE GEAR 重新编排
内容来自 AIRPHOTO
内容来自 AIR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