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文学巨匠眼中的宝玑1>
宝玑不仅是代表一个品牌,也是代表一位制表大师,也代表了一个制表界的传奇。制表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当制表界的大师——宝玑和文学界的众位大师相遇,二者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独自在林荫大道上徘徊,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逝,蓦然回看手上的宝玑表,才警觉时间的真谛。”这是普希金的诗句,但也成为了宝玑的广告。这位“俄罗斯的太阳”,也是俄国小说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出身俄国豪门,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宝玑重要的客户。普希金的代表就是诗,他的代表作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也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作品,它也确立了俄罗斯的语言规范。在这部作品之中,普希金提到过宝玑的时计:“一个徜徉街头的花花公子⋯⋯在百无聊赖地四处闲逛,直到他那一如既往走时精确的宝玑表提醒他,时间已至正午。”
这位大师也把自己活成了诗,但却是一首悲壮的叙事诗。普希金是在与人决斗中受伤去世的,俄罗斯的太阳也沉落了。不过,在文学的历史中,普希金的名字已经被镌刻在了时间上。
谁能想到这位胖胖的前任律师会创作出《人间喜剧》这样的著作,在《人间喜剧》两篇小说中,巴尔扎克让主角拥有宝玑表,从而表示对这位宝玑这位制表大师的敬意。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高老头》中写到:“他转向壁炉架,发现上面放了一只小方盒,打开后发现里面有张纸盖着一块宝玑表。”
而在另外一篇《搅水女人》中,“一条精美的金链子悬挂在他马甲的口袋上,一只扁平的怀表清晰可见。他拨弄着宝玑最新发明的‘’棘轮锁匙。”这个故事中提到的“棘轮”锁匙,也被称为“宝玑钥匙”,是宝玑在1789年发明的,其作用是防止表主在为怀表上链时拧错方向。只不过,作品完成与十九世纪,而宝玑钥匙的发明要早几十年。
司汤达的《红与黑》简直是如雷贯耳,可惜的是,这部巨著里没有提到宝玑。但是,大家先别忙着打我,因为在大师的的旅游随笔《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斯》中,实实在在地表达了对宝玑的钟爱,“宝玑制作了一款二十年都不会有误差的表,而这不幸的机械记录的是我们至少每周一次的错误生活及其带给我们的痛苦和磨难。”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句话竟然无意成为宣传宝玑的最佳广告。
无论是时间的艺术,还是语言的艺术,它们都要经受的主时间的检验。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作品会被称为著作;具有特殊意义的品牌会长留至今,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亦或是工艺,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留下痕迹,只有最经典的才会名留青史,供后人敬仰。
内容来自 腕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