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 iPhone 7 丢进水里之后1>
iPhone 7 已经陆续送到用户手中,经过一天的把玩,对于新款 iPhone 7,大家是兴奋还是失望呢?今天,我就对 iPhone 7 身上的一些亮点进行着重体验,先来说说新的 Home 键。
“客官,你用过 MacBook 上的 Force Touch 功能吗?”没错,新一代的 Home 键采用了与 MacBook 上的 Force Touch 一样的设计,没有实体的按压式按键,取而代之的是提供震动反馈的固态按钮式 Home 键。
在出厂状态下首次进入 iPhone 7 时,会有震动程度大小的选择,一级感知所需的压感最小,三级最大;也就是说,设置到一级时,按压至启用 Home 键的所需力度是最小的,而三级时力度最大。当设置到二级时,应该是最接近 iPhone 7 之前的实体 Home 键所需的按压力度;而三级的感觉就像是用久了的 iPhone Home 键,比较难按下去。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新的 Home 键按压时需要用指面,指甲按压时没有任何反应的,这与按压面积也没有关系,估计 Apple 做了生物识别这个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误触。
另外,虽然用的是新一代的 Home 键技术,但是指纹识别仍然是 Touch ID 2.0,所以指纹识别的速度与 iPhone 6s 相比没有差别,对于湿手解锁也还是没有太大的办法,只好乖乖地输入密码吧。现在想想虹膜解锁也是挺好的,嗯。
说到这里,好像还没说到 Home 键震动反馈的感觉,我们都知道这个反馈是通过 Taptic Engine 模拟出来的,让你产生按压下去的错觉,但因为 Taptic Engine 放置在机身下方,而且 Home 键面积比较小,有部分震动会发散至 Home 键的周围,所以使用感觉不仅仅是 Home 键在震动,机身下方都在震,不过震动的感觉比较微弱,用 Churwin 的话说就是“有趣”,用一段时间还是可以习惯的。
身边不少朋友都有遇到手机掉进水池、下雨天不仅淋湿身子,还淋坏手机的情况吧。之前对付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选择大法、三星等有防水功能的手机,但这一次,Apple 在 iPhone 7 上也加上了防水特性,防护等级达到 IP67(IPXY 中的 X 代表固态防护等级,0~6;Y 代表液态防护等级,0~8)。
IP67 代表着 iPhone 7 可以防止细小尘埃进入机器内部,也能在常温常压下,短时浸泡在 1 米深的水里后,也能保证正常运作。所以在之前尾巴们说的用开水煮、扔火锅里的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我猜 iPhone 7 在这些情况下短时间内捞起来的话可能还有存活的机会,但是时间长了,相信你也只能跟你心爱的手机说拜拜了。而且人为导致进水的情况,Apple 是不承诺保修的哦。
既然能防水,我们今天就测试一下吧。我们就把 iPhone 7 浸泡在水里吧,找来一个容器装进水,把 iPhone 7 放进水里浸泡着, 10 分钟、20 分钟过去了,我们点亮屏幕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浸泡在水中时,屏幕无法操作。
国外有媒体尝试将 iPhone 7 放进水里浸泡 1 个小时拿出来同样照常使用。我们都帮你们试过了,尾巴们就放心带着 iPhone 7 去泳池、海滩玩耍吧。
今年的 iPhone 7 虽然没有太亮眼的特性,没有激进的变化,也没有逆天功能,但防水的特性让它变得适合在各种场合里使用;而 Home 键的改进,一方面延长 Home 键的寿命,另一面也有炫技的嫌疑,毕竟把震动功能玩得最好的,还属 Apple。iPhone 也因为这些小小改进变得更加的接地气。
内容来自 数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