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诗丹顿的新“表王”?1>
2015年,江诗丹顿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铂金三问腕表,腕表还是一如既往的超薄。而在今年的六月份,由纽约佳士得拍出的江诗丹顿铂金三问不仅是拍出了六十多万美元的高价,创下了江诗丹顿同类腕表的世界纪录,而且还让大家可以一睹这款1951年生产的江诗丹顿铂金三问4261的风采。
江诗丹顿似乎是对超薄三问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自江诗丹顿推出了首款具有三问功能的怀表后,就不断创制出精美绝伦表款,其中不乏当时最复杂功能的时计。1941年,江诗丹顿推出首款配备三问这一单一复杂功能的超薄机芯——4261机芯,厚度仅为5.25毫米。从此,江诗丹顿开始了不断追求纤薄的制表境界。
在1992年,江诗丹顿打造出了厚度仅为3.28毫米的1755三问机芯;而在2013年,江诗丹顿由推出全新的1731机芯,以纪念品牌创始人Jean-Marc Vacheron的诞辰年份。并且,同年也推出了推出选用了18K 5N粉红金的最纤薄的手动上链三问表;在2015年,又推出了相应的铂金表款。
这款型号4261的铂金三问腕表是现今收藏市场上最稀有和备受欢迎的杰作之一,深得各大藏家的喜爱。这款被拍出高价的铂金三问腕表随附2016年3月10日发出的江诗丹顿真品证书和江诗丹顿档案摘录,确认其生产年份为1951年。这枚腕表(型号4261)于去年年底在美国寻获,根据江诗丹顿档案纪录,此腕表是型号4261的首枚铂金作品。
在20世纪中叶,制作三问腕表需要高昂成本和复杂工艺,因此只有少数杰作顺利问世,而掌握相关技术的表厂更是少之又少。江诗丹顿4261铂金三问的诞生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江诗丹顿运用独特的制表知识和技巧,在当时克服了很多困难,为腕表作品增配仅厚5.25毫米的超薄机芯,成功的将三问功能和超薄机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款非凡腕表配备引人注目的36毫米大型超薄表壳和设计时尚的泪珠形表耳,是历来最优雅的三问腕表之一。而在当时,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叶,江诗丹顿对超薄机芯的探索已经算是炉火纯青。这样的古董表被拍出高价,不仅是让珍贵的腕表重见天日,也是让那些诟病江诗丹顿技术的人可以稍稍安静一段时间了。
内容来自 腕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