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键盘侠,你还知道汉字怎么写吗?

你现在还在用钢笔吗?

白纸上,手握一支钢笔流畅划过,记录下了文字,也记录下岁月中的点滴心情。

曾几何时,年少的那支钢笔,是最文艺又最庄重的梦想。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钢笔慢慢开始淡出我们的视线,修钢笔的工匠们更是纷纷改行。

但是在上海,仍然有一位老人,坚守钢笔修理师这个行业65年。

他叫施天水,是上海滩最后一位“修笔匠”。

施天水的修笔铺子叫“天顺”,坐落在上海古旧的东新民路上。门头破旧,很不起眼。但是就在这家不起眼的小店里,施天水已经修好了60多万支中外钢笔了。

每天上午九点,83岁的施天水便走进这个不足六平米的小屋,颤巍巍弯腰进到自己的工作台里,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一位顾客拿着待修的钢笔慕名而来,施水天一眼便认出是1946年的老派克钢笔。

顾客问:能修吗

施水天说:能

接着,便开工了。

施水天修笔不仅仅是把顾客提出的要求完成,而是在修好的基础上再把这支钢笔仔仔细细从头到尾地检查一遍,修复好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开笔

踩着踏板驱动钻头

拿放大镜检查问题

打磨配件

双手灵巧而快速地工作着,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施水天65年如一日,仔仔细细地维修着每一支钢笔。

一个小时后,一只本来已经坏掉的钢笔,在这位“钢笔医生”的救治下,重新可以书写了。

这,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无数修笔匠一直在做的事。

而如今,修钢笔的手艺近乎失传。施水天也成了为数不多还在坚持着的工匠之一。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施水天已经在“钢笔界”小有名气,那时的他,一天最多能修200多只钢笔。

而今,修钢笔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钢笔发烧友以外。医生、老师、学生等需要大量书写的行业中,也有人对钢笔有着特殊的眷恋。

施天水的顾客群中,有古稀之年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辗转半个上海的距离,找到这家店铺,只为修好一支并不昂贵、但却满载记忆的钢笔。

也有电话联系后,把家中待修的钢笔用快寄过来的外地人。他们早就听说施老师傅修笔堪称一绝,等待着自己心爱的钢笔在他手下起死回生。他们甚至会连可能用到的工具,都一并寄过来。

还有老式钢笔的爱好者,他们会让施老先生推荐几只顺滑好写的钢笔带回家。

更有慕名而来的九零、九五后顾客。他们本来只为一睹这位匠心老人的风采,可到访店铺,几番交谈下来,很多从来没有用过钢笔的年轻人,都爱上了这种书写工具。

施天水说:时代变迁,用钢笔的人变多、又变少。但是爱钢笔的人,一直都在。

在施天水这里,没有修不好的钢笔。而且凡是经他手,修过的钢笔,除了人为损坏,基本不会再出现第二次的问题了。“零返修”的背后,是六十五年来积攒下的深厚内功。

钢笔厂一间一间的倒闭,能买到钢笔配件的途径越来越少。施老先生便干脆自制:笔杆、特质的钳子、笔尖、试笔的硬纸、胶水……

四面八方而来的待修钢笔毛病各有不同,想要修好每一只钢笔谈何容易。在条件已经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施水天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一间小屋、一方桌台,满是他用来修笔的工具。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60多万支钢笔通过这位老人化腐朽为神奇。

从写不出一个字,到能重新承载记忆。

施水天在修笔铺附近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小的只能容纳一张床和一些杂物。他就在这样的住所里,每天睡足十个小时,再去店里帮人们修钢笔。

施水天不是没有家,他的孩子们也曾劝他关掉店面,把他接回家享福。可是这位老人说:年轻时,我修钢笔是为了谋生,而现在,我修钢笔是一种享受。

修钢笔是一项技术活,考研耐心、考研细心、考研灵巧、更考研一个人在岁月中的独守。

施水天找过几次学徒,很多人都因为吃不了苦就放弃了。这又怎么会是享受呢?

可在施水天心中,钢笔已经成为了他漫漫人生长河中陪他最多的伴侣。让墨再次流出笔尖,让文字再次跃然纸上,让书写重新回到起点,已经是他人生最幸福的事了。有热爱,就能享受,有快乐,就不觉得生活多么亏欠。

人们常谈匠心,匠心是什么?

匠心可能不是在孤独的工作中缓缓度日,在苦不堪言中咬牙坚持。

就像施水天,小屋再破旧,他依然享受。享受大家把他当做最会修钢笔的人,享受为每一支钢笔热爱者你弥补遗憾,享受在这个快速录入时代的慢书写生活。

有匠心的人,在最落寞的岁月里,都能开出最幸福的花朵。

因为,他们热爱。

可惜的是,如今愿意用钢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END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