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自焚”的通用皮卡1>
作者:
赵广琛,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2015级本科生
林贤君,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2015级本科生
(署名不分先后,按学号顺序)
导读:成立于1908年,旗下有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宝骏、霍顿、欧宝、沃克斯豪尔以及五菱等一系列品牌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可谓是汽车行业里的巨头之一。然而上世纪90年代,通用公司却碰上了一件麻烦事,今天小编就来细细讲讲这件事的前后经过。
事件还要从通用公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一类C/K卡车说起,这些卡车也叫皮卡(pickup truck),所使用的油箱主要有双油箱20加仑型和双油箱16加仑型两类。但在设计上,通用把两个油箱放在了车身的两侧,并且把它们从车架的内侧移到了外侧。那么问题来了,把油箱移到外面,缺少了车架结构的保护,别的车从旁边一撞,油箱不会裂吗?万一起火了怎么办?更别说你把油箱放在两侧,这简直就是个移动燃烧瓶啊。但是通用认为此举并不会造成安全威胁,尽管有通用工程师含含糊糊地说“这可能不是个放油箱的好地方”,而且其他厂家也认为该设计不合理。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设计仍然沿用了十几年。但是万事都逃不过时间的检验,恰好通用这款车及其系列当时又畅销,卖了几年以后路上就有了很多这类车,此后的一段时间,频频爆出GM卡车的起火事故,以至于惊动了政府机构。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于1992年介入调查,并最终得出一份报告,认为通用这种设计导致其卡车旳起火率是其他同类型产品的3.4~6倍之多,也就算正式承认通用的这类卡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那么该怎么解决呢?1992年一些消费者组织和民众发出召回请愿书,到1993年,NHTSA对通用下发通牒,不用说了,立即召回。但是这十几年之间生产的该类卡车数量达1000万!这召回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过NHTSA还是宽限了点,只要召回最主要、发生事故可能性较大的几批,共计600万辆,但这依然不是一个小数目。通用这哪能轻易答应,回头就写了1份50页的文件坚称设计很安全。NHTSA这一看,碰钉子了,不过倒也不出意料,先是一方面继续收集证据,一方面与通用展开谈判。但是这次他们留了一手,除了比较强硬的召回方案,他们还准备了“方案B”,即不召回,不过这不代表通用能轻易逃脱责任,通用还得拿出大量资金资助汽车安全的基础科研。通用自知理亏,再加上政府方面的让步,通用就承认了自己的设计缺陷。于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齐聚白宫,在总统面前彻底把这事确认清楚。 之所以双方能让步,以妥协来结束,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设计尽管有缺陷,却是符合当时的法规的,所以,政府如果强制召回,也缺少充足的法理依据。而且,因为这类情形从法理上可能会“殃及”其他设计,故本来与此事无关的福特和克莱斯勒也占到了通用的一边,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一起向总统陈辩说,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设计,但政府不能因为市场上有了更好的设计,就让我把过去十几年里已经上市的车都召回来修改,咱总得按当时的规矩和技术办吧。至此,这场风波算是有了结果了。
最终的解决方案出来了,通用公司不必进行召回,但每年要额外付出5000万美元用于汽车安全的基础性研究。而通用也的确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他们对于交通事故做了许多的数据分析,获得了很多的数据。而且他们研制出了一套新的碰撞安全测试系统,而且该系统还具有电脑测算分析功能,在当时可谓十分先进。使美国在汽车碰撞试验方面又领先了一大截。而另一方面,尽管没有召回,通用还是在要求下为该类型的车的油箱加装了防护系统。虽然保护性有限,仅能防护相对速度在30迈以下的撞击,但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现在回头来看看这件事,从事件处理角度来说,我们也不得不佩服美国政府的机智。毕竟理政管理工作是个统筹兼顾的工作,复杂性自不必说。舍小顾大是必须要作出的抉择。虽然有人批评其对通用有放纵之嫌,但最终的举措让通用心服口服,汽车安全方面的科研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不能不说这是造福民生的大好事。不管怎么样,制造商认真提升技术,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信得过,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使消费权益得到保障,大家都诚实守信,好好生活就再好不过。
那么,这款车型的油箱碰撞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又怎样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很是“神奇”的导致了新闻界的一场风波呢?请看下面两篇——《通用的“自焚”皮卡——来自受害者的控诉》以及《标题党NBC与通用的正面交锋》。
参考文献:
History of the GM Side Saddle Gas Tank Defect.
http://www.autosafety.org/history-gm-side-saddle-gas-tank-defect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来自 汽车安全与轻量化
